柏慕中国黄亚斌 | BIM 标准该怎么做?

2016-09-11
黄亚斌
1777

【成都/长沙】10月8日柏慕联创BIM实战训练营开始报名!



获取《每日一技,我的成长轨迹》汇总

· 请访问柏慕联创官方网站: www.lcbim.com ·


作者简介:

黄亚斌


中国BlM实战应用领军人物      

主持BlM项目实践数百个

中国BlM标准化和体系化应用的奠基人、践行者

创办中国第一家BlM公司柏慕中国——中国BlM人才的"黄埔军校"            

参与编写多个BlM国家标准及主持编写了广西、陕西等省的BlM设计、施工应用标准

主编Autodesk 及广联达、斯维尔Revit官方教材八十余本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华中科技大学BlM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图学会专家委员




引言

  • 笔者作为BIM技术应用推广十三年的老兵亲身参与了BIM技术的推广从零开始一步步的走到今天,BIM技术引起了建筑行业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住建部组织业内专家学者陆续推出BIM设计和施工以及交付的相关国家标准,全国各地的十几个省市也陆续推出了个地区的BIM应用标准.指南或指导意见
  • 笔者有幸也参与了几个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建设工作,对目前BIM标准该怎么做,虽然人微言轻,但是作为一家之言,总结了柏慕参与各类地方标准和企业实施标准的制定思路和路线,以及对BIM技术应用未来的理解,形成一些观点,整理如下作为本书引言

  • BIM技术是设计施工和运维一体化应用的大数据协同

  • 首先BIM技术是一个设计施工和运维一体化应用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实现在建筑行业内部的协同,同时因为BIM技术中的信息应用这个特点,它还需要和全社会的大数据应用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大协同。
  • 举个例子:
  • BIM模型可以实现直接出施工图(此应用柏慕有几千万平米的项目咨询案例,后文将例举应证),这就需要实现模型出图标准的统一;同时BIM模型能算量(此项应用参考柏慕与广联达联合编写的BIM实训系列教材,见图1),这就要求BIM建模规则的统一;更重要的BIM模型中包含的各类信息,包括几何参数信息,施工管理信息,厂家制造加工信息,运维管理信息等等,在模型中怎么添加这些信息,怎么统一信息管理规则?怎么实现和全社会的大数据库应用实现对接统一?针对如何统一模型信息应用标准的问题,柏慕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共享参数来添加管理各类信息,应用一个统一的共享参数文件来逐步实现模型信息的命名分类的大数据库的统一管理,见图2。
  • 图1
  • 图2
  • 正是因为BIM模型包含各类建材,家具和设备的厂家,价格和运维信息,再通过模型的可视化应用,使得老百姓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VR技术进行网购, BIM技术与互联网+的思维结合,实现“体验式淘宝店的互联网应用!见图3,图4。
  • 图3

    图4


  • 综上所述,BIM应用应该是从设计模型开始,实现模型直接出施工图,这样的BIM模型才有权威性;BIM模型统一建模规则,直接出实物工程量清单或导出到算量软件实现定额算量及计价;BIM模型中通过统一的共享参数文件,在构件上预先添加好设计和施工及运维管理信息参数的命名分类不添加具体参数值,随后在项目的施工管理及设备选购过程中逐步添加信息参数值,实现信息数据的标准化。
  • 同时通过制定BIM产品库的模型制作和信息管理标准,与全社会的大数据应用相结合,让建筑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 这才是正确的BIM应用道路!
  • 这不是理想,技术上已经实现!

  • BIM标准的落地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笔者参与了数个国家BIM标准的编写过程,对于其中艰难颇有体会。制定国家标准,因为国家战略的思考和各类综合因素的考量,它可以是一个方向性的战略指导,这个我们可以理解。
  • 但是从企业的执行层面来看,我们需要的BIM标准不仅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指引,同时还应该一个可落地执行的标准
  • 纵观全国各个省市陆续推出的十几个BIM标准也好,实施指南也好,大多数还是以方向性的指引为主,技术路线和应用价值点不够明确,无法评价验收BIM模型成果的优劣,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以下各类问题:
  • BIM模型与设计图纸不符——有条件的项目为什么不要求设计院直接用BIM模型生成施工图纸?
  • 一个项目N个标段提交的模型都能满足所谓的项目标准,但是每个模型都不一样,无法实现模型整合应用!
  • 大部分模型没有实现模型信息的管理应用,即使少数企业在模型上添加了信息参数,实现了部分管理应用,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无法实现BIM模型的可持续应用。
  •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问题呼唤着BIM界尽早推出一个可以落地执行和评价的体系化的统一标准。


    制定BIM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制定地方或者企业级BIM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应该是:让所有人做同一个项目的BIM模型都是一样的,同时实现该模型在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最大化价值应用!

    前半句话讲的是模型的标准化应用的问题,后半句话讲的模型的设计.施工.运维体系化应用的问题。这就是柏慕一直呼吁提倡的BIM标准化和体系化应用标准。

    统一了模型的出图标准,建模标准和信息管理标准,把项目BIM标准要求具体化,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使BIM技术发挥出真正的应用价值!

    以往我们的二维CAD设计时代,图纸是我们的交付成果,而在BIM三维设计时代,图纸将成为模型的副产品,模型的传递是关键。所以我们制定BIM标准时,建模规则和模型信息管理规则才是最重要的要素!这才是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建筑行业的巨大机会,因为所有的东西要么在房子里,这是BIM;要么在房子外,这是GIS,也是BIM数据外延的范畴。

    建筑行业作为数据的创建源头和数据载体,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应用BIM技术占据一席之地,责无旁贷!也是我们的历史机遇!


    BIM应用的落地标准,是各个省市的地方BIM标准的历史使命

    眼看着BIM技术进入高速发展和推广时期,各类BIM思潮和理论洋洋洒洒,鱼龙混杂。每个人都从各自的角度和行业经验都开始关注和审视BIM的应用价值。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某个层面来看是好事,但是作为一个BIM技术的应用者或即将走上BIM应用道路的初学者,面对众多的BIM思潮,难免迷茫和困惑,难以选择。很多人都在尝试,摸索,走了很多弯路。

    此时,BIM标准的行业引领就尤为重要。

    统一项目各参与方的BIM模型创建标准及信息管理标准,实现BIM模型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最大化价值应用!归纳起来必须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 设计——模型直接出全专业施工图

    2,施工——模型直接生成国标工程量清单或导出到算量软件,施工阶段的标准化信息添加及管理

    3,运营——各类信息的应用,与其他专项管理软件的接口

    通过标准化建模及构件的参数预设(包含清单编码和各类信息参数的预设置),设计师选取预设的标准化建筑材料及建筑构件进行设计建模(参考预算模型的创建规则),实现全专业施工图出图,同时自动生成国标工程量清单。

    标准化的模型后面包含各类信息参数,由施工和运维阶段的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录入相关信息。

    各类项目管理应用通过信息参数的过滤筛选,实现对模型的查询检索和统计等各项应用。

    制定地方BIM标准,包括BIM产品库的模型制作和信息管理标准,它带动的将是一个产业,与互联网+的思维相结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快地进入大数据时代。它必须包含可实施落地的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其历史价值!


    BIM模型及信息标准包含的内容

  • BIM标准不应该只是告诉我们BIM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更应该告诉我们该怎么去执行。谈到执行,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在BIM标准中列举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和具体的应用设置。
  • 建筑材料库(墙,地面,楼板,屋顶等国标工程做法)——05J909国标图集
  • 标准化的建筑构件族库
  • 统一制作标准,实现出图,国标清单算量,和信息管理的统一!

  • 共享参数的标准化信息管理
  • 为每个构件添加国标清单项目编码参数—— GB50500
  • 材质库
  • 贴图库
  • 填充图案库
  • 施工图样板的设置,满足模型本地化施工图出图要求
  • 建模规则要求——统一建模规则,满足算量及施工管理要求
  • 上文仅仅是对BIM标准的底层设置进行简单列举,在随后的书中将对各项设置进行详细解释。


    结语

    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试错,怎么知道BIM路在何方?

    柏慕作为国内最早的BIM咨询,BIM培训和BIM软件研发企业,先后为国内外千余家地产商、设计院、施工单位、机电安装公司、工程总包、工程咨询公司、工程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各类建筑企业提供BIM应用落地标准化服务,协助企业构建打通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的BIM应用框架体系。几百个项目的BIM实践,尝尽BIM实践的各类甘苦,也总结整理出BIM标准化和体系化应用的一整套方法。

    本书将尝试BIM 模型环境设置,BIM库环境设置,BIM模型搭建标准,BIM模型出图标准,BIM模型构件设计、施工、运维信息管理,协同工作标准,竣工模型的文档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制定BIM应用标准,同时附录柏慕研制的BIM构件命名规则,DWG 导出设置,标准参数信息表,参数分阶段深化表,BIM项目实施软硬件资源等内容,相当于是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中的BIM建模及信息管理标准的通用手册。

    谨以此书作为柏慕在BIM标准化和体系化应用道路上的应用总结,同时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思路参考!

                                                  柏慕中国黄亚斌2016年9月8日初稿

Source:柏慕中国
Write your comment right